產品分類
-
實驗室儀器
按功能分
- 提供實驗環(huán)境的設備
- 分離樣品并處理設備
- 對樣品前處理的設備
- 處理實驗器材的設備
- 保存實驗樣品用設備
- 計量儀器
- 培養(yǎng)孵育設備
- 基礎通用設備
- 通用分析儀器
- 樣品結果分析
- 1. CO2培養(yǎng)箱
- 2. 動物細胞培養(yǎng)罐
- 3. 封口用
- 4. 發(fā)芽箱
- 5. 孵育器
- 6. 發(fā)酵罐
- 7. 恒溫槽、低溫槽
- 8. 恒溫恒濕
- 9. 培養(yǎng)箱
- 10. 培養(yǎng)架
- 11. 人工氣候箱
- 12. 水浴、油浴、金屬浴
- 13. 搖床
- 14. 厭氧微需氧細胞培養(yǎng)設備
- 顯微鏡
- 電化學分析類
- 其他
按專業(yè)實驗室分- 化學合成
-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
- 細胞工程類
-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
- 病理設備
- 1.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
- 1. 細胞分析儀
- 2. 細胞培養(yǎng)用品
- 3. 細胞融合、雜交
- 1.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
- 層析設備
- 動物實驗設備
- 糧油檢測
- 生物類基礎儀器
- 植物土壤檢測
- 1. 動物呼吸機
- 2. 動物固定器
- 3. 仿生消化系統(tǒng)
- 1. 電泳(電源)儀、電泳槽
- 2. 分子雜交
- 3. 基因工程
- 4. PCR儀
- 5. 紫外儀、凝膠成像系統(tǒng)
- 藥物檢測分析
- 地質
- 紡織
- 分析儀器
- 農產品質量監(jiān)測
- 1.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
- 2. 農產品檢測試紙
- 3.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
- 4. 土壤、化肥快速檢測儀
- 5.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
- 水產品質量安全
- 水產技術推廣
- 水生動物防疫
- 食品檢測實驗室
-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
- 1. 計數儀
- 2. 水產品質安監(jiān)測
- 3. 水產品檢測試紙
- 4. 水產品檢測藥品
- 1. 快速檢測試劑盒
- 2. 肉類檢測儀器
- 3.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
- 4. 食品安全檢測箱
- 5.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
- 6.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
- 7.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
- 8. 相關配置、配件
- 供水、水文監(jiān)測
-
暫無數據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據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據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據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據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據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熱銷品牌 - 工業(yè)儀器
- 戶外儀器
- 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
- 便攜式儀器
- 在線式儀器
低成本陰極材料可替代太陽能電池生產中的貴金屬鉑
[2013/9/16]
據物理學家組織網(北京時間)報道,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科學家宣稱,他們開發(fā)出一種低成本陰極材料,能夠取代此前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生產中所必須的貴金屬鉑。相關研究在線發(fā)表在科技期刊《應用化學(國際版)》上。
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具有穩(wěn)定性好、理論效率高、工藝簡單、生產過程環(huán)境友好等特點,被認為是眾多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中最有前途的一種。以它為基礎的柔性太陽能電池因柔性好、質量輕、易大面積生產,更是近年來研究的一大熱點。但在大規(guī)模推廣和應用前,該技術還有諸多障礙需要掃清。貴金屬鉑便是其中之一。雖然鉑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制造中用量不多,但其每盎司1500美元的價格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最終產品的售價,為大面積推廣增加了難度。
為此,負責此項研究的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教授胡云航(音譯)團隊,專門研制出了一種能夠取代鉑的新材料,研究人員稱其為蜂窩狀3D石墨烯。為制造出這種具有獨特結構的石墨烯材料,胡云航團隊讓氧化鋰與一氧化碳發(fā)生化學反應,從而生成一種碳酸鋰(Li2CO3)和蜂窩狀石墨烯的混合物質。而后,再用酸將整個結構中的碳酸鋰粒子去除,留下蜂窩狀石墨烯。
研究人員發(fā)現,這種蜂窩狀3D石墨烯具有優(yōu)良的導電性能,催化活性高,在能量存儲和轉化方面極具潛力。為證實猜想,他們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鉑電極換成了蜂窩狀3D石墨烯電極。在同樣的日照條件下的實測結果顯示,采用新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達7.8%,與使用鉑的普通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8%極為接近。
胡云航說,合成這種蜂窩狀3D石墨烯既不困難也不昂貴,是制造陰極的理想材料。今后還將繼續(xù)研究,以期進一步提高性能。
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具有穩(wěn)定性好、理論效率高、工藝簡單、生產過程環(huán)境友好等特點,被認為是眾多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中最有前途的一種。以它為基礎的柔性太陽能電池因柔性好、質量輕、易大面積生產,更是近年來研究的一大熱點。但在大規(guī)模推廣和應用前,該技術還有諸多障礙需要掃清。貴金屬鉑便是其中之一。雖然鉑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制造中用量不多,但其每盎司1500美元的價格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最終產品的售價,為大面積推廣增加了難度。
為此,負責此項研究的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教授胡云航(音譯)團隊,專門研制出了一種能夠取代鉑的新材料,研究人員稱其為蜂窩狀3D石墨烯。為制造出這種具有獨特結構的石墨烯材料,胡云航團隊讓氧化鋰與一氧化碳發(fā)生化學反應,從而生成一種碳酸鋰(Li2CO3)和蜂窩狀石墨烯的混合物質。而后,再用酸將整個結構中的碳酸鋰粒子去除,留下蜂窩狀石墨烯。
研究人員發(fā)現,這種蜂窩狀3D石墨烯具有優(yōu)良的導電性能,催化活性高,在能量存儲和轉化方面極具潛力。為證實猜想,他們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鉑電極換成了蜂窩狀3D石墨烯電極。在同樣的日照條件下的實測結果顯示,采用新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達7.8%,與使用鉑的普通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8%極為接近。
胡云航說,合成這種蜂窩狀3D石墨烯既不困難也不昂貴,是制造陰極的理想材料。今后還將繼續(xù)研究,以期進一步提高性能。